引用本文:贾玉红,贾玉杰,姜妙娜.雌激素性肝内胆汁淤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[J].大连医科大学学报,2001,23(2):.
【打印本页】   【HTML】   【下载PDF全文】   查看/发表评论  【EndNote】   【RefMan】   【BibTex】
←前一篇|后一篇→ 过刊浏览    高级检索
本文已被:浏览 次   下载  
分享到: 微信 更多
雌激素性肝内胆汁淤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
贾玉红1, 贾玉杰1, 姜妙娜1
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,
摘要:
肝内胆汁淤积是指肝细胞分泌胆汁障碍,致使正常的胆汁成分淤积肝内和返流入血,生理上表现为胆汁流速降低,临床上有黄疸、瘙痒伴淤胆的生化和病理异常.通常把由雌激素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称为雌激素性肝内胆汁淤积.随着口服避孕药及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,其发病率明显增高.本文拟在介绍正常胆汁分泌的基础上,从细胞、分子水平概述雌激素性肝内胆汁淤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.
关键词:  雌激素  肝内胆汁  发病机制  研究进展
DOI:10.11724/jdmu.2001.02.30
分类号:R575
基金项目:
Abstract:
Key words: